第1章 困境(1 / 2)

猫蛋从三年级直接跳到初一,在乡上的学校造成了不少的轰动,好多人都过来看她,不过她并没有多在意这个。

她的任务很紧,要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考上小中专,不然可能一辈子无法走出这个乡村。按照她另一时空的记忆碎片,差不多1966年左右华国就会停止高考选拔人才,相应的小中专这些也都停止了。

她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一切跟原来一样,不过她并不敢赌。如果她不能在1966前有个出路,她的一辈子就基本会定型在小山村里,日常生活就成了永远摆不脱的噩梦。

她也想让狗蛋跟他一起提前参加小中专考试,不过她不知道怎么把心中了解的事情告诉狗蛋,总不能说,马上要停止高考了,如果1966前上不了小中专以后都没有机会了。

她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,因为这里属于比较偏僻的小乡镇,老师们的整体水平也不高,除了课本以外,也基本没有什么练习册之类,从建立学校到现在都没有考上小中专的,这对于她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
这个年代,上高中实际上不是第一选择,能考上小中专才是优秀学生的选择,读书时间短,而且能早分配,早工作,早挣工资。

如果不是有时间限制,她的第一选择肯定是上大学,上最好的大学。不过生活没有给她这个选择,如果她到二十七八还不嫁出去,她需要对抗整个世界。

上课她认真听讲,课后所有的课文她都背会,然后不断仿写;数学书的练习题她做了一遍又一遍,很多副科的课本都不全。这是她没想到的挑战,她有之前的记忆碎片,也能沉下心来学些,学习资料却不够,不是不够,而是非常短缺。

初一的课程有英语、数学、历史、地理、俄语,没有她熟悉的英语。这对于她也是一个挑战,不过语言要背,要说,要记,这些都难不倒她。

张老师是她的班主任,教的是语文,同时也带了初二的语文。张老师据说之前上过私塾,语文底子比较厚,尤其是讲到古文和诗词的时候,还是很有底蕴的。其他老师的学历不详,不过这会的人都是自己研究学习,然后去县里参加考试,考试通过之后就继续当老师。

人才短缺,所以人才选拔的方式也比较粗放,也算是不拘一格。非常优秀的老师被选拔去了县上,就留下了表现一般的老师。不过这几年的风向不太对,所以很多老师反而不愿意调到县里去。

教俄语的是一位高中毕业不久的老师,姓关,非常年轻的样子,看起来不过二十岁左右,上课的时候总是严肃着脸,非常认真的板书,对学生们也很好。

历史、思政老师都是许老师在教,一个不修边幅的中年男人,基本上是照本宣科,不会做什么解释,也不发挥什么。

体育课很多时候就是劳动课,卫生课,有学校打扫任务的时候就打扫学校,如果没有的话,就安排其他劳动任务,也没有其它体育活动。

猫蛋从家里回来的时候,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黑了很多,基本都参与了收秋。从繁重的劳动中回到课堂,反而感觉轻松了很多 ,身体上轻松了很多。

第一节课就是张老师的语文课,张老师在上面慷慨激昂,是伟人的诗,他很放心的赞美和歌颂,猫蛋感觉自己的脑袋蒙蒙的,身体在放松中,与此刻的情景有些割裂。

猫蛋用自己的自制力忽视自己这种重压之后恢复的过程,开始全神贯注的投身到学习中。

上午只有四节课,一节早读课,语数外三门主课,下午是其他副课,一天也排的满满的。

上课途中,狗蛋被叫出去一次,王二平俩看他了,叫他出来转交了柴淑女给他们准备的吃的,转交完之后,王二平就匆匆离去,没有多说什么 ,一个干净利落的父亲。

猫蛋中午的时候才知道王二平来看他们了。柴淑女给他们两人一人一小罐子,里面是油和豆子的混合物,没有肉,猫蛋也是第一次见这种,不过这个油一看就是黄芥油,用这种油拌什么东西都好吃,非常香。

学校的食堂的屋子也不大,在墙上挖了两个大的窗口,男生排一队,女生排一队打饭,学校的饭非常简陋,没有分等级,想吃好的只能回家吃,想吃差的也没有。无论春夏秋冬都在这里打饭。

天气好的时候,打完饭的学生就在院子里三三两两的蹲在一起吃饭,平时在家也经常蹲。有的去教室吃,也有的去住的地方吃。

今天中午的饭是各种粗粮混杂起来的饭,可以花钱多要,猫蛋和狗蛋都要了最低档的,然后拌上王二平送过来的油豆子,香得很。因为中午是和哥哥一起吃的饭,所以她也没有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吃的。

和她同一宿舍差不多有二十多个人,从五年级到初三的女生都住在同一个窑洞里,睡觉是人挤人,不过大家都不觉得苦。在宿舍也不会放什么贵重的东西,带过来的粮食一般会第一时间交给灶房,也没有什么其他贵重东西。

衣服也是一周一换,有些人从家里带了脸盆,只有一个女孩有暖壶,其他人都没有暖壶。猫蛋甚至没有脸盆,这段时间她跟一个初二的春霞一起用脸盆,她睡在春霞旁边,春霞差不多13岁,喜欢学习好的孩子,对她

最新小说: 嫁给真太监后她怀孕了 在咒回名柯的修罗场反复横跳 绝世唐门之龙熊斗罗 百里独行 你到底还有几个好哥哥 [娱乐圈]手可摘月亮 五条家禁止带球跑 窈娘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[穿书] 负债一亿后,毒舌发疯在直播乱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