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祭文(1 / 2)

因听了和敬的口供, 乾隆原以为张凤逃往盛京,哪知派过去的人遍寻无果, 后来还是两淮盐政高恒将其缉拿归案——原来张凤早已由密云县经天津抵达扬州, 他在宫里当了数十年差事,自然想寻个富庶之地逍遥快活去,故而没听和敬指挥。而他在扬州居然也有几个知己官吏, 肯来容留,故而抓捕起来颇费了一番周折。

如今东窗事发, 张凤被下令处死,而窝藏贼犯的许达、李尔、和尚川津等人一并被提解严审,牵一发动全身,倒是让皇帝在整顿扬州吏治上撕开了一道口子,与此同时,宫里也难免议论纷纷, 区区一个交泰殿的首领太监就敢私交外臣, 其他人又当如何?

李玉就婉转来央求皇贵妃,何不帮他在万岁爷跟前美言几句?

郁宛诧道:“公公也干过这种事吗?”

李玉道:“自然是没有的。”

他这不是兔死狐悲嘛。

额角的冷汗却泄露了他心中情绪。

郁宛笑眯眯道:“那您有什么可怕?身正不怕影子斜, 老实当差就是了。”

她跟乾隆可是一条心,皇帝若下决定整治, 难免她还跟着捣乱?那她真成祸国殃民的妖妃了。

不过她觉得李玉是多虑了, 这些在宫里混久了的人精子, 哪个敢说周身毫无污点,皇帝更不会这么想,只要碍不着大局, 他才懒得花功夫细查。

至于张凤则完全死在自以为是上, 区区一个太监, 还真以为身价可比公主了?皇帝舍不得亲女儿, 这罪名只能由张凤担起,从他帮助和敬的那天,他便应该料到自身下场。

但和敬却是不领情的,她反而觉得皇阿玛所作所为令她寒透了心,如今府里穷愁潦倒,和敬不思开源节流,宁愿典当家私也要维持奢侈体面的生活,额尔克自然也是上行下效,瞒着母亲将不少房契地契抵押出去,母子俩都没认真考虑以后,大约想着真到了没米下锅时,皇帝也不会坐视不理。

郁宛原以为能撑一年半载,哪知才过去月余,内务府总管就过来禀报,说是和敬问他们要银子。

因皇帝下旨断绝供给,他们自然不敢违抗,可若是皇贵妃私下想补贴一点,那倒无妨,反正是钻空子,他们乐得卖这个人情。

郁宛:……想得美!

她又没打算当后妈,何苦讨好前妻生的女儿,况且还是从她的小金库里出资,妥妥拿她当大冤种。

一席话将内务府总管臭骂回去。

不过郁宛回头冷静下来,觉得还是得给皇帝报个信,不然那对母子真饿死了,岂非成为她的责任?

若皇帝自己出尔反尔要去接济,郁宛也无所谓,只要不花她的钱。

乾隆态度一如往昔,他此番举动本就是为了让和敬闭门思过,若这时候心软,岂非前功尽弃?

不是没怀疑过和敬此前与那拉氏魏佳氏的种种,可因没有确凿的证据,乾隆不便找她问责,如今出了金印的事,他才笃信一心疼宠的宝贝女儿是如何在背后笑里藏刀挑唆生事,乾隆对她实在有些心凉。

见皇帝坚持己见,郁宛只得罢了,这回可碍不着她的事,和敬要怪就请怪她的好阿玛,谁叫有后娘就有后爹呢?

郁宛这厢心旷神怡,储秀宫的舒妃却遭病魔缠身、眼看着就要不中用了。

其实舒妃病得比老太后还要早些,自从去年阿木尔婚期定下之后,舒妃的情形便每况愈下——她自己失望倒也罢了,偏偏连兄嫂带侄儿全来指责她没把府里当回事,任由旁支拣了便宜,好歹跟皇贵妃低头不见抬头见的,但凡说上两句话,皇贵妃能放着嫡支不要去选寒门么?

舒妃实在气苦,“我待他们不错呀,居然这样骂我。”

何况如今纳兰府上当家人还不是她同胞兄弟——她唯一的亲哥早就死了,从叔父永福膝下挑了个嗣子过继过来,舒妃可从没因此起隔阂,逢年过节都没少厚礼回赠,便是那几个侄儿,若没她帮忙打点,能寻到如今肥缺么?

自古女儿靠娘家,究竟娘家并不曾帮她些什么,但凡家里人争气些,她又岂会三十年仍是个妃位?

舒妃哀哀牵着郁宛衣袖,“皇贵妃娘娘,求您为我求个恩典罢,让万岁爷晋我为贵妃,如此,我也好安心瞑目。”

慧贤皇贵妃、纯惠皇贵妃病重之时,皇帝不都晋了她们位份么?她现在就想争一口气,好歹让家里人瞧瞧,她才是有本事的那个,分明是娘家拖累了她!

郁宛看着舒妃病容枯槁的模样,难免有些物伤其类,可她知晓这事很难办:高佳氏苏佳氏都是潜邸过来的旧人,皇帝对她们留有余情,但舒妃显然达不到能令皇帝缅怀的程度。

不过在对方满怀期待的目光下,郁宛只能答应帮忙带句话。

乾隆不出所料拒绝,“宫里已有了两位贵妃,再添一位不合规矩,何况又得让礼部准备册封礼与吉服,皇额娘才刚过逝,朕不想劳师动众。”

郁宛劝道:“舒妃说她就这么点愿心,眼看着是活不长了,万岁爷不能满足一下她么?”

但乾隆有时候就是个杠精,“这是她自己说的,谁知道怎么回事,纯惠皇贵妃那时候一病不起,照样拖了半年之久,她这不是在变相要挟

最新小说: 隋唐小纨绔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武布中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抗清 超时空史记 悍明 舍弟诸葛亮